2014年4月21日

食蜜鳥的南國本色



食蜜鳥在其起源與分佈上比鸚鵡更具澳洲屬性,只是因為羽色不如鸚鵡那般炫麗,所以少為外人所知,甚至一般澳洲人對牠們也不甚了了。然而來到澳洲,認識到這些食蜜鳥與其獨特生態的親密關係後,就不得不對這些不太起眼的食蜜鳥抱著敬意與興趣了。
食蜜鳥的最大特徵是有著像刷子一樣的舌尖(吸蜜鸚鵡也有),配合上牠長而彎的嘴喙,可以深入花心深處,以毛細管作用吸食花蜜。大部份食蜜鳥的舌頭都可以伸出嘴外甚長,管狀花深藏的花蜜對牠們不成問題。而且牠們舌頭的吸食速度甚快,有的可快達一秒鐘舔拭十次。
◎本文寫於1998

澳洲的鸚鵡家族除了吸蜜鸚鵡外,大多以樹子為生,但有另一大族群的鳥類則以花蜜為主食,即澳洲人所稱的食蜜鳥(Honeyeater)。這個大家族比其他鳥種更具澳洲特色,牠們源起澳洲,主要分佈於澳洲大陸與新幾內亞,但也擴散到紐西蘭與南太平洋諸島,甚至遠及夏威夷。
澳洲的68種食蜜鳥與澳洲的生態共存共榮,各種不同的生態角落,從熱帶雨林到乾旱灌叢,從紅樹林到城市公園,至少都會有一種食蜜鳥棲息。因為食蜜鳥在澳洲是如此普遍,我們每次到野外總會看到不少,甚至在城裡住家後院的那棵白千層樹上,也經常有一種白羽食蜜鳥飛臨。
逐花而居的游牧族
食蜜鳥在其起源與分佈上比鸚鵡更具澳洲屬性,只是因為羽色不如鸚鵡那般炫麗,所以少為外人所知,甚至一般澳洲人對牠們也不甚了了。然而來到澳洲,認識到這些食蜜鳥與其獨特生態的親密關係後,就不得不對這些不太起眼的食蜜鳥抱著敬意與興趣了。
食蜜鳥的最大特徵是有著像刷子一樣的舌尖(吸蜜鸚鵡也有),配合上牠長而彎的嘴喙,可以深入花心深處,以毛細管作用吸食花蜜。大部份食蜜鳥的舌頭都可以伸出嘴外甚長,管狀花深藏的花蜜對牠們不成問題。而且牠們舌頭的吸食速度甚快,有的可快達一秒鐘舔拭十次。
食蜜鳥以花蜜為主食的行為,與澳洲植物形成很親密的共生關係。牠們在吸取花蜜的同時也成了花粉的散播者,很多澳洲植物不只提供牠們食物,反過來也必須靠牠們幫忙傳布花粉來繁衍,而不同種的食蜜鳥則因應著不同的花形,演化出不同深度與彎度的嘴形。譬如有一種威爾森銀樺的花蕊長長伸出有如蓮蓬頭,而當一隻食蜜鳥用尖嘴深入花管中吸蜜時,頭頂就自然碰到這個花蕊的頭端,沾上的花粉,就隨著牠傳布到下一朵花了。
澳洲的幾個主要的樹木家族,譬如油加利樹、白千層、班庫氏、紅千層、銀樺等,當季節來到,滿樹富含蜜汁的花朵就會吸引來無數的食蜜鳥,牠們逐花吸食的耽溺模樣與滿樹怒放的花朵造成一種節慶的狂歡景象。在乾旱而雨水不定的澳洲內陸,這些樹木的開花期難以預期,因此食蜜鳥在那裡也就成了逐花而居的游牧族,尋覓牠們的鳥人也必得逐花尋鳥。
食蜜鳥的多種面貌
食蜜鳥在澳洲的生態位置猶如美洲的蜂鳥,因應著澳洲多樣的環境也發展出多樣的種屬。大部份的食蜜鳥具有修長的中等體型(20公分左右),一個適於伸入花朵的細長鳥喙,以及一根刷子般的舌尖等共同特徵,但也有不少多樣化的演化。
其中有一類在耳腮處長著肉垂的,叫做肉垂鳥(Wattlebirds),雪梨地區常見的一種紅肉垂鳥就在耳腮處長著一對紅色圓渾的小肉瘤。一種在塔斯馬尼亞島才看得到的黃肉垂鳥,面頰上就長著一對吊在腮下的黃色肉垂。
還有一類叫修士鳥(Friarbirds)的食蜜鳥演化出更怪異的變化,牠們頭羽退化,露出黑色皮膚,像是小了好幾號的禿鷹,卻不擔任自然清道夫的角色。雪梨附近的樹林中經常可見的是其中一種聒噪修士鳥(Noisy Friarbird)),超過30公分的身長,比一般食蜜鳥大,食物也不限於花蜜,水果昆蟲甚至其他小鳥蛋也不排斥,頗為雜食。在野外經常會先聽到牠們在樹頂上的聒噪叫聲,再看到牠們醜怪無毛的黑頭,如此尊容讓人刻骨銘心。
澳洲東部的野外最常見到的是新荷蘭食蜜鳥,黑白黃相間的羽色還算俊秀。新荷蘭一名乃是歐洲人初抵澳洲時對澳洲的稱呼,以此為名的食蜜鳥可見其在早期歐洲移民地區的普遍了。不論在公園或野外,若有密集的班庫氏花開時,總會吸引來成群的這種鳥。
還有一種藍面食蜜鳥也頗令人激賞,這種30公分左右的大鳥有一張藍色的顏面,這片藍色並非羽毛,而是光裸皮膚的顏色,在頭部黑白相間的羽毛襯托下,也頗俊美。
食蜜鳥一般羽色平淡,但緋紅食蜜鳥(Scarlet Honeyeater)卻有著豔麗羽色,牠緋紅的身子上有著一張黑亮的尖嘴,而黑色翅膀與尾羽則像一件黑色披肩。當牠出現在滿樹白花的油加利樹上時,必會引起鳥人們的一陣騷動。
這種美麗的食蜜鳥要到野外樹林才能看到,而在都會綠地最常見的則是聒噪礦鳥(Noisy Miner)。這種食蜜鳥不再以花蜜為主食,改在樹叢地上吃起昆蟲與種子來,長得圓胖而不再有一隻長尖嘴。牠們黑臉黃嘴,有點像印度八哥,長得不顯眼,然而憑著聒噪本性,來到公園的人是不太容易忽略掉牠們的。
總之澳洲食蜜鳥雖然不若鸚鵡那般有著斑斕迷人的色彩,但與澳洲大地的親密關係卻更引人入勝。